凱因斯Economic Possibilities for Our Grandchildren讀後感續

凱因斯的這些論述,也讓我想到黑天鵝書中的一段,”假如你不趕火車,那麼錯過一班車根本沒什麼好難過的。”

只有當你為火車而跑時,沒坐上車才會難過。(Missing a train is only painful if you run after it.)

到底應該是火車為乘客而跑,還是乘客為火車而跑呢?

錯過一個目標,只有當你也認同這個目標時,才會讓你難過。許多人,盼望自由、期待自由,他想要做自己和做自己喜歡做的事。但對他來說,要有錢才能自由(更精確的說,要錢很多才能自由),所以他拼命從事自己不喜歡的工作,只為了累積金錢,換取日後的自由。

但其實,在當下,他就可以讓自己自由了。他可以放棄錢較多的工作,去從事自己喜歡,但所得較少的職業。

錢,只有當你也認同它是重要目標時,它才會重要。社會普遍價值認同錢的重要。當你屈就自己,去認同社會觀點時,就某方面來說,你就是放棄自己決定的權利,你就放棄了部份自由。你為錢而跑,而不是錢為你跑。

太多人已經將自己的人生變成一個不斷追逐金錢的過程,為此受苦為此犧牲,卻還樂此不疲。他追逐金錢不是為了滿足生活所需而已,而是為了讓自己很有錢,比大多人要有錢。他希求的是因為有錢而高人一等的感覺。等到他真擁有金錢時,卻發現自己的人生已經沒有目標。等到他真的比別人有錢時,他發現有錢也未必高人一等。等到他錢多到完全不必考慮錢不夠的問題,得到完全財務自由時,他發現很多人覬覦他的財富,讓他活得很不自在。

人到底是要為自己而活,或是為金錢而活呢?

富有很難達成,不是因為財富很難累積,而是因為人太難知足。

假如你覺得自己很富有,其實你就真的很富有了。很難,不是嗎?當你看著手中200萬的存款,你能不想像還有許多人擁有1000萬比你有錢嗎?你能不想像,假如自己也有1000萬,那會多麼快樂嗎?太多人看到欠缺更多財富的不滿足,卻不能體會已經擁有這些的滿足感。人真如凱因斯所說,只會strive,不會enjoy。

在不斷的打拼、不斷的追逐、不斷的努力中,許多人已經失去享受人生的可能了。

這篇文章的另外一個感想就是,當凱因斯在1930年寫下100年後人類可能解決經濟問題時,到今天,2009年,許多人,以億計算的人類,連基本溫飽都成問題。

Jeffery Sachs的The End of Poverty一書,讓生活在富足社會的我們,清楚且明瞭的知道這個問題的存在和其嚴重性。而這本書的副標題,Economic Possibilities for Our Time,不僅和凱因斯這篇文章的標題Economic Possibilities for Our Grandchildren對稱,更是呼應凱因斯的這篇文章。因為當時凱因斯的孫子輩,就是我們這一代。作者相信,人類的貧窮問題在我們這一代就可以解決,也和凱因斯的期望相同。

但我懷疑,凱因斯所謂的經濟問題獲得解決,可能指的是當時的歐美國家。他可能沒有想到,經濟發展擴散到全球各地的腳步竟是如此緩慢。即便是在先進國家,貧富差距仍是一個很大的問題。當美國最有錢的400人,收入可以比非洲四個國家GDP總合還要多時(關於這個例子,可看The End of Poverty讀後感---續2一文。),在美國仍是有人乞討為生,或是靠社會救濟才能過活。

沒錢是個問題,有錢也是個問題。人類的經濟制度,離完美還有太大的距離。再加上人類自身的貪念,也難怪”活得不高興”,已是當代流行疾病。


回到首頁:請按這裡

初來乍到:請看”如何使用本部落格

相關文章:
凱因斯Economic Possibilities for Our Grandchildren讀後感

The Birth of Plenty讀後感續2—金錢是否等於快樂

The Black Swan讀後感----擴展未知的視野(The Unknown Unknown)

The End of Poverty讀後感

財富的價值

富貴險中求的結果

0 comments: